12月26日,由湖北大學中國長江文化研究院牽頭組建的長江文化研究院科研協作體成立。水利部宣傳教育中心、長江水利委員會、湖北大學等相關單位領導以及發起單位漢江師範學院、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貴州省旅遊規劃設計院、陝西林業生態研究院、河海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學者40餘人出席了會議。
長江流域綿長寬廣,長江文化博大精深。科研協作體是由流域六個省的相關單位共同發起的,建立流域的中國長江文化研究院地方分院,構成大的學術研究網絡平台、整合資源,致力於推動長江文化研究的學術創新、拓展學術研究空間、推動學術交流、培養人才、產出創新型成果,服務於長江大保護。這是中國第一個長江多流域的科研協作體,將力爭在未來的建設發展中實現全流域研究的覆蓋。
湖北大學副校長蔣濤教授指出,湖北省地處長江中游,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有着重要地位。湖北省高度重視長江文化的傳承建設,湖北大學作為長江邊的大學,有義務也有能力擔當起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的重任。他表示,中國長江文化研究院的構成單位來自於流域的不同地區,既能夠實現優勢互補,發揮本流域段文化研究和保護傳承的優勢,又能共同推進長江文化研究的創新。
中國長江文化研究院院長鄭曉雲教授認為,長江文化博大精深,要做好長江文化研究,一方面要深入研究長江文化不同流域段的地域特徵,另一方面也要把握長江文化的整體特徵,這樣才能深刻的認識長江文化的內涵。

會議還舉行了《水歷史和水文明研究》集刊首發式。這本研究集刊是中國第一本聚焦於水歷史和水文明研究的研究集刊。
鄭曉雲介紹,這本學術刊物的編輯出版就是希望通過學術研究,挖掘歷史與當代的水管理智慧,以期應對當代的水危機,服務於生態文明建設,本刊物也將努力辦成中國水情教育的一個重要平台。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鋭)
原文鏈接://wap.gmdaily.cn/article/3fc95be1b6514dd7bb01e8eec939f81e